2020部編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池子與河流名師教學設計
【教學目標】
知識與技能:
1.認識8個生字,有感情地朗讀課文。
2.分角色朗讀課文,能結合生活實際對池子與河流的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。
過程與方法:
分角色朗讀課文,討論交流寓意。
情感態度與價值觀:
學了本文能夠認識到:只有勤奮、奮斗不息的人才能取得成就,相反則一事無成。
【教學重點】
理解池子和河流的觀點,明白其中的寓意。
【教學難點】
學了本文能夠認識到:只有勤奮、奮斗不息的人才能取得成就,相反則一事無成。
【教學準備】
多媒體課件
【課時安排】
1課時
【教學過程】
一、解題導入。
說說你對池子和河流的了解。她們之間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?
設計意圖:
直接交流學生常見的事物,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。
二、整體感知。
自學提示:
1.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,畫出課文中的生字,讀不準的多讀幾遍。
2.說說池子和河流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。
3.你喜歡池子還是河流?為什么?
設計意圖:
自讀自悟,初步了解課文內容,并會發表自己的觀點。
三、再讀課文,合作探究。
(一)合作探究。
1.分角色朗讀課文,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池子和河流的觀點,你更贊同哪一種。
2.池子為什么提議河流拋開原有的生活?
3.河流為什么會受到人們的尊敬?
4.河流所提到的“自然規律”指什么?
5.池子和河流分別代表生活中的哪一類人?
(二)交流。
1.指名朗讀。
2.池子自己過著安逸、清閑、平靜的生活,所以她讓河流放棄那種奔流不息、負載船只的生活。(板書:安逸清閑)
3.因為河流拋棄了自身的安逸,而且年年用盈滿和清澄的水,帶給了人們利益,所以河流受到人們的尊敬。(板書:奔流不息)
4.“自然規律”指生命是需要轉動的,水一樣如此,是需要不斷流動的,這樣才能保持生機。
5.“池子”比喻那些貪圖安逸、不思進取的人。“河流”比喻那些永不滿足、負重前進、勇于創造快樂和幸福的人。
設計意圖:
根據提問,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池子與河流的觀點,并能聯系生活,找到它們所代表的人群。
四、課堂小結。
讀了這則寓言,你懂得了什么道理?
人不可荒廢年華,應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社會多作貢獻,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;同時也告訴我們只顧享受眼前的舒適,只能換來以后的毀滅。
【板書設計】
8*池子與河流
池子河流
安逸清閑
奔流不息
本文出自三A教育網www.dcfty.com,轉載請注明出處!
歡迎訪問三A教育網(www.dcfty.com)。如果覺得本站內容還不錯,請記得收藏!
三A教育網全站免費提供小學語文教案,初中數學教案,品德與生活教案,物理教學論文,學校管理,小學科學教案,小學數學教案,人教版語文教案,品德與社會教案,美術教案,體育教案,音樂教案,小學數學賽課實錄,美術作品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