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樂器課)
一、教材分析
堂鼓 鼓框木制,兩面蒙上皮革而成。演奏時,將鼓放在木架上,手持兩根木槌敲擊鼓面發聲。也可敲擊鼓邊、鼓框、鼓心并控制敲擊力量,以獲得大幅度的音量及音色對比。
鈸 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,兩個圓銅片,中心鼓起呈半球形,正中有孔,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,兩片相擊發聲。演奏時,雙手各持一面互擊,有輕擊、重擊、磨擊、撲擊等演奏方法。
《獅子舞繡球》是一首濃郁的民族風格歌曲,反復出現的鑼鼓樂過門和模擬鑼鼓的襯詞“七不楞登,八不楞登”使得歌曲有喜慶節日氣氛。
二、教學目標
初步學會堂鼓和鈸的演奏方法,并能用堂鼓和鈸為歌曲《獅子舞繡球》伴奏。
三、教學重難點
教學重點
認識打擊樂器堂鼓和鈸,掌握基本奏法,為歌曲《獅子舞繡球》伴奏。
教學難點
堂鼓左右手交替的奏法及節奏的準確度。鈸的演奏力度。
四、教學過程
(一)聽辨樂器 導入新課
導語:同學們,還記得這些打擊樂器嗎?它們是木魚和雙響筒、響板和碰鈴、鈴鼓和三角鐵。
提問:你能聽出下面這段音樂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嗎?我們先來聽聽吧。
1.聽辨樂器
同學們,聽出來了嗎?沒關系,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。(出示圖片)
2.認識樂器及演奏方法
它們一個叫堂鼓,一個叫鈸。
介紹:堂鼓的鼓框木制,兩面蒙上皮革而成。演奏時,將鼓放在木架上,手持兩根木槌敲擊鼓面發聲。同學們聽我演奏:xx x,注意敲擊的時候手腕要放松,擊下去后即可反彈,音色聽起來比較飽滿。同學們可以試一試。
也可敲擊鼓邊、鼓框產生不同的音色。
鈸是銅質圓形的打擊樂器,由兩個圓銅片組成,中心鼓起呈半球形,正中有孔,可以穿綢條等用以持握,兩片相擊發聲。演奏時,雙手各持一面互擊,xx x,同學們,你們可以先空手練習,再用樂器演奏。有輕擊、重擊、磨擊、撲擊等演奏方法。
(二)合奏《獅子舞繡球》
1.聆聽《獅子舞繡球》
同學們,下面我們將結合這首《獅子舞繡球》的譜例,嘗試用堂鼓和鈸來伴奏,我們一邊聆聽一邊觀察堂鼓和鈸出現的位置,可以用動作來模仿堂鼓和鈸的演奏。
2.教師完整示范。
先請同學們看老師的示范,并用動作模仿老師的演奏。
3.教師分句講解并帶領學生練習。
先請同學們分為兩組,分別演奏堂鼓和鈸
注意第四行堂鼓的節奏
難點:x . x x x x x x
上一頁 1 |
本文出自三A教育網www.dcfty.com,轉載請注明出處!
歡迎訪問三A教育網(www.dcfty.com)。如果覺得本站內容還不錯,請記得收藏!
三A教育網全站免費提供小學語文教案,初中數學教案,品德與生活教案,物理教學論文,學校管理,小學科學教案,小學數學教案,人教版語文教案,品德與社會教案,美術教案,體育教案,音樂教案,小學數學賽課實錄,美術作品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