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《木魚和雙響筒》教學設計
(器樂課)
一、教材分析
木魚呈團魚形,腹部中空,頭部正中開口,尾部盤繞,其狀昂首縮尾,是一種木質樂器。演奏時左手持木魚,右手持木槌敲擊。木魚大小不一,音高不同。經常使用的中型木魚有五種,圓徑7—16厘米。多用桑或椿木制作。在民族樂隊中,備有音高不同、數量不等的成套木魚,按五聲、七聲音階或十二平均律排列組合,常用于輕快活潑的樂曲中,有時可獨奏簡短的樂句,或用來模仿馬蹄聲的音響效果。
雙響筒:也叫雙響梆子,木質,空心圓筒,聲音清脆、明亮,左右兩邊音高不同,兩音之間一般為純五度關系。演奏時左手持雙響筒,一般將發音低的置于左側,右手用槌敲擊,一邊一下。
二、教學目標
1. 認識木魚和雙響筒這兩種打擊樂器,能聽辨出它們不同音色。
2. 掌握木魚和雙響筒的正確演奏方法。
3. 能用木魚和雙響筒為童謠《唐僧騎馬咚得咚》伴奏。
三、教學重、難點
(一)教學重點
認識木魚和雙響筒,掌握正確的演奏方法。
(二)教學難點
能用正確的節奏為童謠伴奏。
四、教學過程
(一)游戲導入
1. 考考你的小耳朵:
“今天,老師想考考你們的小耳朵,我給同學們帶來兩種打擊樂器,你們聽聽,是什么樂器?”
播放音頻(三角鐵的聲音)。學生猜對。出示三角鐵圖片。
播放音頻(碰鈴的聲音)。學生猜對。出示碰鈴圖片。
2. 說出這兩種樂器的特點:
“這兩種樂器的聲音有什么特點?”
學生回答。
總結出:三角鐵和碰鈴的聲音長,而且都是金屬做的。
(二)樂器學習
1. 過渡語:“今天,老師又給你們帶來兩位打擊樂器的新朋友,它們都是用木頭做的。看,它們來啦!”
點擊,出示圖片:木魚和雙響筒。
2. 認識木魚
出示圖片,介紹外形:木魚的腹部中空,頭部正中開口,尾部盤繞,好像是小魚昂著頭縮著尾巴的樣子。
3. 演奏木魚
出示圖片:演奏時左手拿木魚,右手用木槌敲擊。
“讓我們試試看,敲哪里的聲音最好聽?”
學生敲一敲,聽一聽。
老師敲一敲,哼幾句,笑道:“哈哈,像老和尚念經!”
4. 認識雙響筒
“我們再來看雙響筒吧。”
出示圖片,介紹外形:雙響筒左右兩邊各有一個空心圓筒,音高不同。
5. 演奏雙響筒
出示圖片:演奏時左手持雙響筒,一般將發音低的置于左側,右手用槌敲擊,一邊一下。
聽一聽:“你們聽:聲音清脆悅耳,真好聽!”
想一想:“老師這樣敲雙響筒,你們覺得像什么聲音?”
學生回答:像馬蹄聲。
(三) 讀童謠,用樂器伴奏。
1. “正好,有一首童謠,叫《唐僧騎馬咚得咚》,咱們就用雙響筒給童謠伴奏吧。”
讀童謠《唐僧騎馬咚得咚》,教師示范,講解難點節奏。
2. 敲雙響筒給童謠伴奏
出示圖片:童謠《唐僧騎馬咚得咚》,對應雙響筒的節奏譜。
講解:節奏譜中,一小節有兩拍,一拍敲一下,先敲低音后敲高音。
老師帶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敲雙響筒。
播放音頻:童謠《唐僧騎馬咚得咚》。
評價: “嗯,真好聽!”
3. 敲木魚給童謠伴奏
“我們再用木魚給童謠伴奏吧。”
出示圖片:童謠《唐僧騎馬咚得咚》,對應木魚的節奏譜。
講解:節奏譜中,一小節有兩拍,兩拍敲一下。
老師帶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敲木魚。
播放音頻:童謠《唐僧騎馬咚得咚》。
評價:“哈哈!太有意思了!就像是唐僧在念經。”
4. 兩種樂器為童謠伴奏
“那,我們要是兩種樂器一起敲,不就是唐僧騎在馬上,一邊走一邊念著經嗎?讓我們快來配合一下,聽聽效果吧!”
出示圖片:童謠《唐僧騎馬咚得咚》和兩種樂器的合奏譜。
老師敲雙響筒,請一名學生敲木魚和老師配合。
評價:“效果很好!加上兩種打擊樂器伴奏,可真形象啊!”
(四)課堂小結
“今天,我們學習了兩種木頭做的打擊樂器——木魚和雙響筒,你們說說,這兩種樂器有什么不同啊?”
學生說出:木魚只有一個音高,而雙響筒可以敲出一低一高兩個音高;木魚的聲音比較結實,雙響筒的聲音比較清脆。
“希望同學們以后多用這些打擊樂器,為自己喜歡的童謠或歌曲伴奏,一定很好聽哦!”
小學一年級上冊音樂《木魚和雙響筒》常見問題
1. 學生學會演奏木魚和雙響筒之后,用這兩樣樂器為《唐僧騎馬咚得咚》伴奏,最佳的效果是兩種樂器同時敲兩種不同的節奏型:
學生的年齡小,伴奏水平有限,《唐僧騎馬咚得咚》這首童謠又比較長,有可能出現兩種樂器的速度不統一、節奏混亂等情況。
針對這個問題,建議教師不要急于求成,要循序漸進。首先,教會學生讀童謠《唐僧騎馬咚得咚》。然后,練習用木魚伴奏。再用雙響筒伴奏。都沒問題了,再用兩種樂器為童謠伴奏。如果出現錯誤,教師及時發現、及時糾正,學生改正后,再合作。
如果學生能力達不到,可以只用一種樂器伴奏;也可以找一名學生和老師合作,讓大家學著敲;還可以請兩組分別用兩種樂器,每個組前面有一名能力強的學生帶著敲。
2. 有的學校樂器不足,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。
樂器少的學校可以讓一名學生在前面敲樂器,其他同學模仿敲擊的動作,跟著假裝敲;還可以自制樂器,這就需要老師和學生一起開動腦筋,去發現生活中的用品有哪些適合做成木魚和雙響筒。比如,可以用椰子殼或結實的塑料盒子當木魚,用長方形的小木塊或竹筒加工制作成雙響筒。這就需要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,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種物品,制成類似木魚和雙響筒的小樂器,為學生增加實踐的機會。相信學生們會很高興,拿著自制的樂器邊讀歌謠邊敲擊。
本文出自三A教育網www.dcfty.com,轉載請注明出處!
歡迎訪問三A教育網(www.dcfty.com)。如果覺得本站內容還不錯,請記得收藏!
三A教育網全站免費提供小學語文教案,初中數學教案,品德與生活教案,物理教學論文,學校管理,小學科學教案,小學數學教案,人教版語文教案,品德與社會教案,美術教案,體育教案,音樂教案,小學數學賽課實錄,美術作品等!